房子和房价,仍是中国**热度的经济和民生话题。
2月23日,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及如何看待热点城市今年房地产的形势时表示,热点城市一季度房价估计继续趋稳。他援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为之定调,“要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在此之前,有两则新闻引发舆论骚动。首先,一位在深圳拥有两套房的中年男人,陷入了失业和财务的双重危机。人们在争论这到底是中年危机还是中产危机,然而如果没有两套房、**房和高房价的加持,这可能是个很平淡的故事。其次,也是来自深圳,一位炒房客在2014年以100万元进入楼市,两年变5000万元,现在楼市收紧,他每月还贷20万元,压力山大。
两则新闻都有房子和房价打底色。前者或可说是投资,后者就是投机无疑。无论是投资还是投机,在房地产大形势下,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在过去十多年,买房是稳赚不赔的生意,逐渐演化成为全民买房,甚至全民加杠杆买房。尽管两三年前市场已有共识,即房地产正在告别黄金时代。但随着2015-2016年的这轮上涨,楼市似乎又变得金光闪闪了。
当下的房地产市场愈发敏感和微妙。一方面,买房买涨的预期仍很坚挺,不管泡沫说的风险教育如何苦口,人们只会依据过去的经验来做出决定,这是由人的认知心理决定的。另一方面,房价确实已经高高在上,稍有风吹草动,难免惶惶。深圳的这两位主人公,现在正承受着财务上的压力,冷暖自知。
而且,无论你愿意与否,房地产税*终还是要来的。基本上每隔一段时间,房地产税就要出来占领一下头条。同时出席发布会的住建部副部长陆克华就再次表态,房地产税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的改革任务,要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有关部门正按中央要求开展房地产税的立法工作。房地产税与降房价有无必然联系,官产学媒一直在研究讨论,但至少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持房成本上升,那些多房的中产家庭面临着一笔不菲的财务支出。
中央早已一锤定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短期内房地产市场还将收紧,楼市调控不会放松,这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部分,也是着眼于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大局。这个大局裹挟了太多的利益攸关方,包括地方政府、商业银行、产业链条,以及城市中产。
所以说,加快建立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对于稳定市场预期非常重要。行政手段只是权宜之计,因为它既不市场,也不改革。这个长效机制一定是与财税改革、土地改革、产权保护以及新型城镇化捆绑在一起的,后者如果发力不够,房地产市场就仍是一个政策市场,离不开限购限贷的政策半径。房子和房价的问题仍将一直热下去,但人们期望夹杂其中的焦虑情绪,能够慢慢舒缓。
(申明:本文为转载,仅为更好地传播信息,别无他用,如涉及侵权,请尽快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