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的房子从来不走“促销打折”路线,为什么却一直不愁卖?很重要的一点是,有好的产品和服务就不太需要销售。

    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是真理,绿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只要产品做得足够好,靠口碑就能把房子卖光!

    在国内,谈到绿城,无论产品创新能力还是品质,均无出其右者。因为做高品质产品的理念已经深深根植于其创始人宋卫平的基因里。

    2015年,经济观察报采访宋卫平时,问:2015年希望达到多大的规模?彼时身为绿城集团董事长的宋卫平的回答是——我们真的不要规模了,排名掉下来就掉下来,把应该做的产品做好……要着眼于把品质、服务做好,着重于转型,着重于养老,着重于做一个服务商,着重于对新工具的运用、新领域的开拓……

    行业加速洗牌之下,众多实力房企都信奉“没有规模就没有江湖地位,没有江湖地位就没有话语权”,不少房企在急速扩张的过程中,灵魂没有跟上脚步,工程质量问题频发。在这样的大势中,绿城的工匠精神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绿城的桃李春风、十里风荷、柳岸晓风等新品推出后,基本完全摒弃了传统的营销渠道,只是在微信上发布了产品介绍而已,结果却一房难求,这就是口碑的力量!

    绿城的服务精细到粉末,而且从物业延伸到了生活服务,带来大量客户资源。

    新组建的蓝城集团没有销售部,重组后的绿城也撤掉了单纯的销售部,取代它的是“生活服务部”。当然,撤掉了销售部并不是代表房子不卖了,而是将“销售溶解于服务”,至于怎么溶解、如何服务?宋卫平原话是:“住得舒服的房子谁不要?”至于如何让人住得舒服,除了房子本身品质高,绿城的服务也是业内顶 尖水平。

    不坑骗购房者

    如今的销售,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销售员的目的都很简单粗暴——那就是多卖房多拿佣金,客户就是一只待宰的羔羊!绿城有足够高品质的产品做支撑,撤销销售部,将销售融入到服务中,更能够成就绿城的未来,因为销售是一时的,而服务是长期的。

    物业服务够好

    绿城物业管理过的物业类型丰富,服务水平排名全国前三,连续多年夺得中国物业服务百强满意度榜首,有着“高端物业营造专家”等美誉。业主们住得舒心,自然愿意介绍自己的亲朋好友。绿城老带新的比例超过40%,鉴于其产品以中高端为主,这一比例已经很高。

    提供生活方式

    目前购房者的需求早已从房子延伸到生活,因此,物管公司仅做好物业服务是不够的,还要有生活服务。宋卫平认为,与其说绿城是造房子的,不如说是推动、引领、服务理想生活的。

    在传统的物业管理的基础上,绿城还开发了咨询服务和生活服务,服务内容细分为健康服务内容,文化教育服务内容和居家生活服务内容,每一项服务内容,又细分为基础服务、专项服务和特约服务,共计30多个大类,80余个小类(根据不同的项目,略有差异)。不仅考虑到基础型需求,而且兼顾少儿和老人的全龄段需求。

    通过输出管理,绿城实现了客户群体和业主资源的双重扩张。截至2018年6月,绿城服务的规模达到3.1亿平方米(合同面积),1800余个项目覆盖全国134座城市。不仅物业本身盈利,而且带来了大量的客户资源。